董希文的文化视野与美学风范 | 范迪安

发表时间:2019-01-22 16:18作者:范迪安
文章附图

原题《大国屹立世界东方 丹青彰显时代气象》,刊登于《人民日报》1月20日08版 美术副刊。

创作于1953年的巨幅油画《开国大典》,描绘了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性场景,以真实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表现方式,将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伟大时刻,化为永恒的丹青华章。

开国大典(油画)   董希文

(靳尚谊、赵域、闫振铎、叶武林复制)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品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基调,运用宏观开阔的构图方式,将天安门城楼的内景和天安门广场的外景浑然相连,视野宽广深远。作者董希文先生,以写实的造型手法塑造了人民领袖和开国元勋的精神风采,形象惟妙惟肖;对广场的人群队列和蓝天白云的描绘,则以写意的笔法,传达出舒朗明快的意境。在用色上,董希文将中国工笔重彩和敦煌壁画的用色特点融入油画色感,同时以新年画的装饰性贯通全局,整幅画面充满明亮雍容的色彩氛围,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开国大典》小稿,虽尺幅仅有20厘米,但画面结构的铺陈布局、场景构图的叙事安排、人物形象的勾勒造型显示出画家已胸有成竹,宏伟气象跃然纸上。《开国大典》以恢弘的场景、明亮的色泽和传神的形象,塑造了新中国的开国气象与大国风范,既具有历史真实性,又充满高昂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新中国美术的经典。

开国大典(草稿)   董希文

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历史进程中,董希文先生是一位为中国油画艺术和美术教育做出毕生贡献的艺术巨匠。他出生于人杰地灵的浙江绍兴,自幼受到浓郁的传统文化滋养,曾先后在苏州美专、上海美专、国立艺专等五所美术专业学校学习,转益多师而博采众长。他成长于充满忧患和乱世纷争的20世纪前半叶,却有着高尚的人生目标和艺术理想,年轻时即展现出激越的艺术热情和创新的艺术才华。在研学西方油画方法的同时,他重视民族艺术遗产,独辟蹊径,走向西部,历时近三年,在敦煌莫高窟寂寞面壁,研究和临摹了大量敦煌壁画,也深刻感受到西部边疆地区的自然风物与民族风情,从而将中国传统艺术的造型规律与特点转化为自己的表现语言,形成油画艺术的创新风貌。

千年土地翻了身(油画)   董希文

新中国成立之后,董希文以满腔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文艺建设,在油画研究和创作上提出重大学术命题,以“油画中国风”“油画民族化”为目标,进行深入探索。他立足中国大地,深入藏区,重走长征路,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画出了极为生动的人物肖像、风景写生和主题创作,作品充满崭新的民族美学意蕴和蓬勃生命力,充满时代生活的诗情画意,在油画语言的中国化转换上树立了成功典范。

春到西藏(油画)   董希文

董希文先生的杰出贡献,在于他对历史、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充满感情,对时代的变迁富有敏锐的感受力。他创作的《开国大典》《春到西藏》《红军过草地》《百万雄师下江南》《千年土地翻了身》等史诗性的主题画,反映了重大历史事件,创造了崭新的艺术意境,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已成为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佳作。董希文在现代中国油画的发展中构建了宽阔的文化视野与崭新的民族美学,更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上拓宽了表现路径,用视觉的形式塑造了时代精神和大国气象。他的艺术在新中国美术的发展中产生了巨大影响,散发出永久的光辉,成为屹立于中国美术史册中的巍然高峰。

(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除特殊标明外,本公众号内容均为原创编辑制作

↓↓↓如需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欢迎点击查看)

董希文: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油画中国风  

董希文:关于壁画的形式和制作方法

董希文:《百万雄师渡长江》的一些创作意图  

听董希文自己说油画《开国大典》

董一沙:父亲董希文在大雅宝的岁月(上、下)  

邵大箴:为新中国增添了灿烂光辉  

詹建俊:董希文先生的“兼收并蓄”和“顺水推舟”  

许幸之:与董希文对谈艺术  

艾中信:董希文的创作道路和艺术素养  

    正:忆先生董希文:深沉的悲歌  

袁运生:董希文的艺术精神  

姚钟华:谈董希文先生的藏区写生兼议对景创作  

刘秉江:回忆恩师董希文  

范迪安:《一笔负千年重任——董希文艺术百年回顾》序  

董一沙:《董希文的艺术历程》(上、中、下)  

刘   新:董希文速写手稿遗珍  

李骆公:弱冠之谊——忆希文兄  

烽火中的国立艺专:九年颠沛,坚守依旧  

水天中:董希文绘画艺术浅论  

李秀实:记董希文先生的写生课  

邵伟尧:“顺水推舟”因材施教 ——董希文美术教学法的核心  

靳之林:董希文为创建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做不懈的努力  

邵大箴:“绘画味”和董希文的《哈萨克牧羊女》

董一沙:珍爱生命 久远的记忆 回忆父亲董希文  

高    泉:无尽的怀念  

【展讯】大雅宝胡同甲2号文献研究展: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家的记忆  

张颂南:远方的思念  

祁海平:重读董希文  

周功华:油画民族化:董希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谷   嶙:和董先生在一起的日子  

宋怀桂:师生缘 ——回忆我的老师董希文先生  

【专辑】董希文画中的母亲  

【新闻】中央美院百年校庆 董希文作品新的捐赠《农村互助组组长》

端午 · 董希文的生日||大家谈 (一)   

董希文的艺术与人生||大家谈(二)  

董希文的艺术与人生||大家谈(三)  

董希文的艺术与人生||大家谈(四)

【视频】六集纪录片《敦煌画派》 | 秦川

【视频】灵感高原||画家心驰神往的西藏  

高振美:诗·致董希文工作室四杰  

董一沙:董希文的《西湖风景》

【展览】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附展览图集)

【视频】解读“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六位教师访谈)  

袁运生:逐梦40年 让美术教学根植民族文化沃土  

【专辑】缅怀靳之林先生  

曹庆晖:“兼容并包”与董希文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