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解读“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六位教师访谈)发表时间:2018-10-29 01:25 ![]() “师严道尊”展览访谈视频: 詹建俊、谢东明、洪凌、刘小东、刘商英、陆亮、喻红等教师谈第三工作室 工作室教学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学传统中的一大特色,在各专业各系之下,依据不同的教学理念或艺术风格或材料工艺,所设立的基本教学单位,实行固定教师的集体相互配合和有机衔接的专业教学,既在大方向上满足艺术多样性的存在,又在具体的教学中保证了一定的条理性和专注度。它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许多值得骄傲的成就,为中国美术事业培养了不少人才,是中央美术学院百年辉煌不可缺少的部分。 各系工作室的系列教学展,其实是在梳理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史。“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从艺术思想到教学方法再到作品图像,尽可能贴近史实,用史料追寻其产生的缘由,发现背后的矛盾和冲突,并以“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立足传统、面对当代”三个单元作为叙事结构,脉络清晰地呈现出第三工作室教学的历时展开和创作的广泛维度。 ![]() 从董希文工作室成立之初就随董希文先生在工作室教学的教员,在今天特别有感于当年董先生为了开拓学生的艺术眼界和学习范围,提出了工作室的学生除了学习西方写实传统的油画艺术之外,也应学习现代艺术的主张。 油画系各个工作室的教学是专业性极强的。当下各种新的观念艺术、新的媒介、新的艺术形态,十分多元与多样。在这一局面下,应关注工作室学生在专业上的认真与追求,使学生热爱油画艺术,并清楚任何专业都有各自的特色、优势和独有的艺术魅力与价值。学生应拥有自己的专业兴趣、理想和方向。 第三工作室在教学上从不保守、也不放任,始终坚持“广收博采”、“宽严并重”的教学主张。“广收博采”是“宽”,是“开放”,是重视学生要有宽广的艺术视野和修养,勇于实践与探索。而在课内特别是对油画专业艺术语言的基本能力的训练上,则突出“严”的精神。学生对基本功扎实的把握是艺术语言表现力的前提。 希望第三工作室毕业的学生都能成为既有扎实的功力,又有丰富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活力的优秀艺术人才。 詹建俊 前油画系第三工作室主任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2018年9月 展览部分 教学沿革:“董希文工作室”时期 民族精神 中国气派 1959-1967 1959年9月,油画系成立了以教授领衔的三个工作室,分别是:吴作人工作室、罗工柳工作室和董希文工作室。董希文先生任董希文工作室主任。许幸之先生、詹建俊先生以及靳之林先生协助董先生进行工作室教学。 1960年董希文工作室更名为第三工作室,也被称为第三画室。1962年梁运清先生调入第三工作室任教。 中国画家应该有中国画家自己的气质, 自己对于生活的想法、 看法和表现法。 董希文 《从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谈到油画中国风》 董希文先生倡导对中国绘画传统的研究和外来绘画的各种学派、各种风格的探索,广收博采。主张油画必须向中国民族风格的方向努力,要具有中国油画自己的面貌,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艺术特色作为教学的前提,顺水推舟,重视和肯定学生的艺术个性并加以引导。 ![]() 晨 李秀实 101×301cm 布面油画 1961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 长江 费正 120×265cm 布面油画 1962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 临摹博巴作潘天寿像 毛凤德 98×80cm 布面油画 20世纪60年代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 新疆少女 詹建俊 77.5×57cm 布面油画 1961年 ![]() 2 教学沿革:“第三工作室”时期 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 1980-1998 1980年,油画系恢复工作室教学。第三工作室的教学由詹建俊先生主持。先后在工作室任教过的教员有朱乃正、罗尔纯、毛凤德、任之玉和吴小昌诸位先生。 1982年后陆续有曹立伟、谢东明、洪凌、喻红、刘小东等毕业生留校或调入第三工作室任教。 ![]() ![]() 艺术家心里都有一个在艺术追求上 属于自己的理想目标, 而且这一目标 还会随着个人的成长而变化, 它总是在远远的高高的地方向你召唤, 使你不断地朝着那一方向奋进。 詹建俊 《艺术家的路》 教学方向 在詹建俊先生的主持下,第三工作室继承了董希文先生时期的教学原则,并结合新时期文化艺术的变化而有所发展,强调教学的稳定性和学术性。 采用严宽结合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强调严格的造型基础在油画教学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主张创造自由的学术空气;基础研究与艺术表现并重,既不否定从古典传统中借鉴,也不排除向现代艺术学习。 ![]() 大卫 喻红 100×73cm 纸上铅笔 指导教师:朱乃正、曹立伟 1984年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藏 ![]() 红色肖像 喻红 130×97cm 布面油画 1989年 ![]() 泣之一 谢东明 190×130cm 布面油画 1994年 ![]() 旭日 詹建俊 180×150cm 布面油画 2003年 ![]() 妇女像 朱乃正 95×100cm 1980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 幽思2(热土) 季云飞 100X110cm 指导教师:詹建俊、朱乃正 1982年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收藏 3 教学沿革:“第三工作室”时期 立足传统 面对当代 1999-2018 随着詹建俊先生等老一辈教师相继离开工作室本科教学,1999年谢东明老师接任第三工作室主任。这一时期第三工作室的教师有洪凌、刘小东、喻红,刘商英与陆亮分别于2004年和2014年加入工作室教学。 2016年,喻红老师接任第三工作室主任,教员有刘小东、刘商英、陆亮。随着油画系对教学进行改革,工作室教学安排也进行了调整。每学年的第一学期着重基础训练,以传统经典课程为主;第二学期则偏重创作教学。 ![]() ![]() “基础”的含义很广, 而且都是些具体的能力。 创作能力指的不是 仅仅掌握某种风格样式, 而是技术和修养不断完善的结果, 所以宏观来说 也应该包括在“基础”里。 谢东明 《重要的是画得好——殷双喜访谈谢东明》 * * * * * 我觉得素描教学的核心是 训练学生 具有一双敏锐而判断准确的眼睛, 这样才能为他们日后的 艺术创作插上翅膀, 飞上自由的天空。 另外一个就是通过素描学习 培养他们朴素、 正派的艺术态度和审美追求。 喻红 《素描课》 教学主张 这一阶段的教学延续了工作室的传统,坚持严格的写实基础训练,在教学中做到严谨的训练与活跃的思维并重,并持续探寻油画语言本体在历史演进中生成的独立价值和潜在精神空间。另一方面主张用新的角度和方式去理解绘画在当下的发展,同时研究、探索、解决变革的时代给艺术教育带来的新问题。 ![]() 我们俩-喻红和赵波1 喻红 250×300cm 布面丙稀 2007年 ![]() 摩西 商亮 230×180cm 布面丙稀 指导教师: 喻红 2002年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藏 ![]() 天路 谢东明 130×19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 女双人体与三双半腿 陈国宝 73×100cm 布面油画 指导教师:刘商英、陆亮 2016年 ![]() 爱谁谁 周栋 300×200cm 布面油画 2009年 ![]() 胡杨与沙31号 刘商英 160×24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传承与应变 第三工作室从建立之初的董希文工作室开始,广收博采、兼容并蓄,一方面扎根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也注重对西方油画艺术的自主吸收、融会贯通。秉承着董希文先生“油画中国风”的学术理想,围绕“因材施教、顺水推舟”的教学理念,在塑造国家形象和培养油画艺术人才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新世纪以来,在全球艺术变革的新语境下,第三工作室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在我国油画艺术领域有着突出的表现和鲜明的艺术成就,为中国艺术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转载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 学术顾问:詹建俊 谢东明 学术主持:喻 红 艺术总监:马 璐 刘商英 策 展 人:汤 宇 开 幕 式:2018年10月12日下午4:00 展览时间:2018年10月12日-11月4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A展厅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除特殊标明外,本公众号内容均为原创编辑制作 ↓↓↓如需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欢迎查看) 【展讯】大雅宝胡同甲2号文献研究展: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家的记忆 |